2天近60場報告!這場高強度的學術對話,揭開“復方靈芝”的新可能
- 分類: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5-11-19 11:11
- 訪問量:
2天近60場報告!這場高強度的學術對話,揭開“復方靈芝”的新可能
- 分類: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5-11-19 11:11
- 訪問量:
對靈芝的科研探索,仙芝樓始終步履不停。上周末,由仙芝樓參與承辦的“全國第十三屆(福州)藥用真菌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為期兩天高強度的學術交流,覆蓋了靈芝、蟲草、銀耳、灰樹花等多種藥用真菌的活性成分、作用機制、產品研發等內容,完成了一場高質量、多維度的學術對話。作為藥用真菌中的“中堅力量”,靈芝一直都是學術界的研究重點。在本次大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關于復方靈芝的藥理機制及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精彩觀點!
01 靈芝對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及意義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北京醫科大學原副校長 林志彬

202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末梢免疫耐受——調節性T細胞(Treg)具有抑制效應T細胞(Teff)引起的過度免疫炎癥反應,與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與腫瘤免疫逃逸密切相關。這個發現也再次驗證了靈芝的免疫調節機制。靈芝及其有效成分通過促進Foxp3和Treg生成,抑制Teff,從而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提到實驗靈芝提取物多糖通過誘導微小RNA-125b的產生,抑制了肝細胞癌的生長,減少調節性T細胞的積累及功能。靈芝正是通過影響Treg的表達及其功能發揮免疫調節作用。
02 中藥大健康與靈芝產業發展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員 孫曉波

“武夷山脈的原始森林是目前最適合靈芝生長的地區之一,仙芝樓的有機靈芝正是生長于此。目前市面上的靈芝孢子粉品質參差不一,而仙芝樓牌靈芝孢子粉在農殘、真菌毒素及重金屬與有害元素等安全性方面控制較好,592種農殘未檢出、75種真菌毒素未檢出、鉛砷汞鎘銅等5種元素均符合規定,實現精準控制與品質提升。
03我國藥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思考和實踐
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張勁松

目前市面上大量靈芝產品三萜含量標注虛高,“有的三萜數值甚至標注到80%,不用檢測都知道虛假”。為此,我們建立靈芝三萜測定LC-MS新方法,構建了靈芝子實體、菌絲體和孢子中7個系列95種靈芝三萜的國際最大的液相質譜數據庫,為靈芝產業急需的三萜精準方法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
04二代油(復方靈芝孢子油)保肝、抗腫瘤研究進展
福建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特聘教授 葉祖承

靈芝作為一種傳統的藥用真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輻射、調節免疫等多種藥理作用。仙芝樓第2代靈芝孢子油(G2SO)是在孢子油中配伍赤芝、紫芝提取物,三萜、多糖含量均顯著提高。在酒精性肝損傷小鼠模型中,2代油展現了明確的作用機制:通過增強ADH和ALDH活性,加速酒精代謝、減少乙醛等有毒化合物的積累,從而抑制炎癥;并能顯著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從而減輕氧化應激,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及潛在的肝臟保護作用。與一代油相比,二代油在抗氧化、抗炎和調節脂質代謝方面均更顯著,在改善脂肪性肝損傷方面有綜合性的提高。這些研究結果都為2代油作為功能性保健產品的開發提供了科學依據。
05應用人源腸癌器官模型評估靈芝三萜提取物抗大腸癌功效
福建中醫藥大學研究員 曹治云

今天大腸癌發病率已躍居惡性腫瘤第二位,且呈年輕化趨勢。靈芝作為補益類中藥,已在腫瘤臨床輔助治療中廣泛應用。其中靈芝三萜是要關鍵成分,仙芝樓有一套高效、穩定、可規模化生產的三萜提取工藝,成功開發出高活性靈芝提取物產品。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采用人源腸癌“類器官”模型,評估靈芝提取物對于腸癌的作用及與一線藥聯用的結果。研究結果證實靈芝三萜提取物A1、A7能顯著抑制人源腸癌類器官的生長、促進類器官凋亡。其中,靈芝A1有效抑制人源腸癌類器官的干性表面標志物CD133、LGR5的表達,與藥物5-FU聯用時表現出協同增效的作用,這為闡釋靈芝在抗腫瘤機制的作用提供了新視角。
06孢子靈芝提取物抗衰老改善認知研究
仙芝樓研發中心副主任兼學術部總監 劉雪艷

衰老并非單一事件,而是跨越多個系統、多層級、長期累積的復雜生物過程。古籍中關于靈芝“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的記載,如今正逐步被分子、細胞、動物模型以及臨床研究所驗證與拓展。仙芝樓以復方靈芝孢子粉——靈芝孢子靈芝提取物(Ganoderma lucidum spore and extract, GLSE)為核心研究對象,系統評估了其在 D-半乳糖誘導的阿爾茨海默病樣小鼠及自然衰老小鼠中的作用,證實 GLSE 可顯著減輕神經炎癥、保護神經細胞并改善認知功能。進一步研究表明,GLSE 通過“腸道—代謝—神經炎癥—突觸”四軸協同調控,發揮多組分、多靶點、多通路的綜合抗衰老效應,為構建具有自主知識體系的天然藥物抗衰老科技體系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和關鍵技術支撐。
07 靈芝多糖譜效關系及多功能機制解析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研究員 劉艷芳

并不是所有的多糖都具有活性,今天國內多糖的質量控制主要是針對總多糖含量的測定,難以反映活性多糖的真實水平。引入糖譜法進行質量評價,可以從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單糖組成和寡糖片段等層面來表征多糖結構特征,進行更全面的質量評價。我們已精準解析了不同來源靈芝中多糖組分的分布特征,識別差異組分和共有組分,實現了靈芝多糖的特征識別,這也將為靈芝多糖及其相關產品的質量評價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除了以上報告主旨,此次研討會還有孢子粉抗病毒研究、牛樟芝調控心血管疾病作用、灰樹花子實體多糖功能研究、食藥用菌貯運流通品控研究、桑黃活性成分研究、銀耳多糖抗衰老研究等學術報告分享。 可以說,這場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會,不僅是一次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藥用菌產業未來可能性的深度探索。仙芝樓正攜手領域頂尖科研力量,邁出堅實有力的一步。未來,仙芝樓將持續推動復方靈芝的科研成果落地,助推藥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
搜索
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集團
總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區海西園創新園一期9號樓
健康熱線:400-8899-773 招商熱線:18105908051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閩ICP備05002116號-10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福州
官方公眾號
微商城
天貓商城
京東商城